这一篇实在不能混到玩转地球系列中了,这只能算是为玩转地球续航而已。曾经立志要学英语,也真的从音标开始学起了,接下来根本无从入手,捧着新概念也只会用点读笔学学单词,不经意得知北京新东方有成人班,然后报名,买票出发一共也不过十几天的时间,到达北京那天正是最热的一天,最高温度38度,接着几天都是持续高温,幸好北京到处都有空调,甚至于在教室必须穿上长衣长裤,否则冻的也挺难受,我学的课程是零基础,全班真正零基础的可能就我一个,所以学起来真的感觉很吃力,单词一遍遍的背,又一次次的忘,根本不记得背过多少次才能记住的,语法一到用时候就忘记了,每天下午上课,晚上和儿子吃完饭在附近转转,上午几乎都在复习,可是仍然是学得最差的一个,不过我真的不灰心,可能其他人学完就算了,但我回来后又在网上买了在线课程继续学习,有机会还会出国实践一下,要是有时间我还会再去新东方继续学,积少成多,我相信几年以后,我一定超越一些停滞不前的人。三周的时间我和儿子每天都会至少有一个人在上课,逛街游玩的时间根本就没有,但是仍然抽空把附近的国家图书馆和大学转了一遍。
国家图书馆中有一栋楼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图书,不过也不对外开放。阅览室分为外文阅览室,儿童阅览室和成人阅览室,分别是独立的建筑,可想而知藏书有多丰富了,而且发现大庆图书馆就是仿照国家图书馆建造的,只是规模稍稍小一些而已。馆内还设有打印的地方,为真正爱学习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。
选择去的第一个校园是北外,绝对是因为我有何老师情节,不过发现校园并不大,但是参天大树郁郁葱葱,一下子暑气全消了,后来才知道在路对面还有一个老校区,建筑显得颇为陈旧一些,校园里面有住宅区,留学生也在那个校区。和附近的其他学校比起来略显得小家碧玉了一些,不过小家碧玉也自有它独到的韵味。
中央民族大学就在我住的酒店的对面,不是太有特色,也没其他校园那么一丝不苟,但是一看车棚大学校园的典型特色就出来了,不由得让我追悔错失的大学时光。
北京理工大学处处都显示着理工生的严谨,建筑没有太多的文艺气息,但是整整齐齐,密密麻麻,而且还在修建一些高层,一看就是还在蒸蒸日上的一所学府。
人民大学校园里很宽敞,道路阡陌纵横,四通八达,绿树成荫,而且建筑都是崭新的,有点富人区的感觉。
很庆幸我把北大和清华留在最后去游览,难怪有些孩子去过北大清华后就开始立志好好学习了,也许前二十多年我要是来过,现在的境况也许会有所改变吧。北大的校园需要验证身份以及安检才能进入,光是排队就在烈日下晒了一个多小时,校园中绿草茵茵,杨柳垂岸,古建筑和新式建筑各领风骚,这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校园中的贵族,在这里学习过的莘莘学子留下的一定都是和美好相关的记忆,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北大的美,还是有机会亲自去看看吧,一定不枉此行。
清华排队进门就要快得多了,基本上不用停留,一直是跟着人群在走,走了好久都不见学院,差点误以为在逛公园呢,林荫道,荷花池,清华园,在这里学习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,清华大学的校园应该可以算是校园中的皇家园林了,我和儿子转了两个多小时也没绕出中心位置,这里的学生要是没有辆自行车,每天基本不用做其他事了,时间都用在路程上了。厦门大学的美很含蓄,但是清华北大的美很大气,无论哪一个,今生都与我失之交臂,下一个目标就是去剑桥和牛津看看,虽然不能在那里学习,但是也不能没见识过啊,只有这点追求了!
下一次再去新东方学习的时候,顺便去看场演唱会或者话剧,目标已经定好,就等着去努力实现了!
评论